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联网应用处在发展初期,在国内很多领域都积极开展了物联网应用试点,但是在应用水平上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的试点和示范项目主要包括: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家具、智能交通、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精细农业、金融服务、公共安全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
现代社会逐渐进入网格化管理,其利用智能终端、显示屏等各种设备,提高对现场传达信息的采集、处理和监督,将信息化城市管理部件接入物联网,加强对城市管理部件状态的实时监控,提高问题发现和解决的效率,进而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
物联网技术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其技术应用会有许多瓶颈。事实上任何一个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带来诸多的问题,物联网技术如同其它技术形势一样,双刃剑效应同样不可避免。在物联网网络中,任何物品包括人类都是其中的一个节点,所有的节点都是透明的。物联网带来了诸如个人隐私、国家安全、信息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涉及社会道德伦理各个方面。物联网伦理问题比传统的互联网伦理问题要多得多,如果得不到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物联网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由大量不同的信息技术环节构成,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并且产业关联度较高,对调整我国物联网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作用。
物联网事通过将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嵌入到各种配件和日常用品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实现交互。
物联网和“互联网+”联合,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原有的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分解、重构原有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全面升级功能,进而在其他产业激发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物联网产业链存在传感技术、芯片研发能力弱,产业应用较孤立,产业应用之间缺乏有效连接,应用价格贵,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阻碍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不同方面对物联网产业链的演化进行研究。
物联网产业加快向新兴与传统经济领域渗透,不断强化与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农业、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双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