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3 13:27
2020年汛期期间的强对流天气是比往年偏多的一年,受强降雨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的南方局部地区出现洪水的可能性也比往年更大,四川省就已经在6月21日启动了IV级防汛应急响应。接着安徽、重庆等省份也相继出现比较大的强降雨天气,导致道路、房屋被淹,受灾地区群众紧急转移,面对这些自然灾害,如何做到灾害前的实时数据监测和事件预警,河流、降水的实时数据收集和汇总,就成为了预防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造成财产损失和生命危险的重要预防手段,物联网优势和发挥的作用对本次强降雨过程导致的洪水灾害面前就发挥出特别重要的作用。
无人机,在防汛应急抢险工作有着先天优势,汛情发生后,往往波及范围较广,区域地形复杂,想要了解当地的整体情况,单靠人工的巡查远远不够。而无人机反应速度快、侦察范围广、不受地形限制,可以立体查看蓄洪区情况,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快速到达蓄洪地点,为防洪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发现更多隐患,无人机可以抵达上空全程监控救援情况和现场态势,全面监测水面汛情、及时发现围困群众,并在整个救援过程中,全程监控救援情况和现场态势,引导水面船只完成水上救援。同时配合实时图传,无人机实时回传一手数据至防汛指挥中心,实现了防汛指挥中心与救援现场信息的实时传输,为防汛指挥中心全面研判救援现场情况、合理部署救援力量、科学指挥决策提供了有力信息支撑。除了这些功能之外,无人机还会精确记录地形地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3D建模技术,还原防洪重点区段地形地貌特征,能够精准分析隐患,为后续整治提供数据支持。除了无人机之外,还有很多物联网科技应用可以更好的助力抗洪,比如卫星通信车,入汛之后,由于强降水频发,极易发生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通信中断。一方面,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更为严峻是,通信中断可能会对抗洪抢险的指挥部署、实时状况了解造成滞后。卫星通信车可以对区域进行信号全覆盖,确保了县城指挥中心与现场指挥部通信畅通。再比如依托物联网技术,将雨季易出现积水的路段标注在可视化地图上,对易积水路段进行监控,形成辖区防汛调度一张网。并且在路灯上加载了路灯传感器,通过排水口、雨水管井、易涝点、水质、水库河道水位监测等物联网感知设备,通过系统平台进行远程控制以及隐患排查,最终将这些掌握积水的动态情况反馈给指挥系统做出研判和灾害发生前的预警。
物联卡之家(www.wulianka.cn)了解,智慧防汛系统由传感层、传输层、应用层、发布层四部分组成,通过雨量监测站、智慧路灯、智慧井盖、水浸传感、液位计等传感器,在有效实现城市各类数据获取的同时,实时监测降水情况、路段桥梁积水、城市排水等。之后将前端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后台,后台管理人员可通过回传的数据及时获取当前城市降雨和积水情况,为城市内涝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对井盖等重要防涝设施进行实时监控,保障防涝设施的正常工作。实时监测城市降雨和水位信息,方便水利部门有效获取相关数据,掌握防汛减灾“主动权”,助力城市安全度过汛期。通过回传的数据在大屏上显示相关数据,进行喊话、预警信息播报等功能。或是通过声光报警、短信预警的方式下发相关的预警信息给管理人员和市民,便于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减少损失。